English

先进文化建设与中西文化交融

2000-09-26 来源:光明日报 朱步楼 我有话说

先进文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流和融合,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

从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离开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自已的文化,是不可能建设成先进文化的。

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文化,三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有益文化。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先进文化,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还必须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特别是西方文化之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文化的多样性、交融性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古埃及文化的兴衰充分表明,一个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如果没有外来进步文化的融合,必然出现落后的趋势。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不但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相适应,而且为我们与世界各种文化形态相互学习吸收、取长补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实现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在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必须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二者结合的问题。

首先,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坚持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起来,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西方文化,吸收有益成分,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推向前进。

其次,要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我们要与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加快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作为推进中西文化交融的参照系。

再次,要坚持科学的扬弃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去除其消极因素,吸收其合理因素。既要批判“全盘西化论”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又要纠正“东方文化优越论”的片面认识。只有对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才能形成优于资本主义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文化竞争。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网络为文化穿越国际疆界提供了载体,这对我们如何正确地推进中西文化交融,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及监控系统,构筑“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体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价值观上,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将个人的权利与其对群体的义务联系在一起;在伦理观上,强调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把“爱人”作为道德准则,注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在自然观上,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合理因素,对于弥补西方文化的缺陷,解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在重新认识、发掘和梳理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给予现代的解读,并把因特网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用丰富的中文信息资源和英语网络出版物及其他文化消费形式,广泛而有效地进行跨疆界、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世界文化分享我们的民族智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正在未来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